国家统计局27日公布数据显示,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5254.0亿元,同比下降2.1%。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朱虹对工业企业利润数据进行了解读。
9月20日,工信部召开“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司长乔跃山介绍了近十年来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情况。
一季度,全市深入落实制造业强市三年行动方案,大力实施“9+N”产业集聚培育工程,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推动全市工业经济稳中向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列全省第2位,工业经济保持稳健增长的良好势头,实现了一季度“开门稳”“开门红”。
今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比上年四季度有所回升,保持较快增长。
4月8日,2022 数字化环境下的精益制造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京召开。研讨会上,围绕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数字化前沿科技发展趋势等方面,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度交流。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6日发布,2022年3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4.1%,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3.7个百分点,显示在疫情和地缘政治冲突双重影响下,全球制造业增速有所放缓。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笆奈濉惫婊僖岢?,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引导产业链关键环节留在国内,强化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建设。日前,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晰了制造业转移和承接的重点产业和模式路径,并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区域协同显著增强的发展目标。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要坚定不移把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做强做优做大”“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制造业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重点领域创新取得新突破,产业结构优化迈出新步伐。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是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面向数字经济时代的全球竞争中,依托数字技术发展更高水平、更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已然成为各国的战略共识,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
疫情以来,国际物流出现各种不稳定因素,尤其去年,海运“一箱难求”“一舱难求”成为热门话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加快国际物流体系建设,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那么,作为外贸大省的江苏,交通运输如何为外贸产业链稳定畅通打好基础,支撑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听听两会上的江苏好声音。
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还不够强,供给体系质量还亟待提高,还存在不少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风险等有关问题。特别是当前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性,国内发展也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工业和信息化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有所加大。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和服务业特殊困难行业纾困发展有效措施。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陶青介绍了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的一系列举措